企业愿景

“以米为酿造之源,成为泛米酒类行业领先者”

首页

服务中心

售后服务

葡萄酒知识

葡萄酒何时起源?

关于葡萄酒的起源,众说纷纭。但我们可以确切地说,至少在7000多年前,人类就已经饮用葡萄酒了。

据考古资料,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是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。大约在7000年以前,南高加索、中亚细亚、叙利亚、伊拉克等地区也开始了葡萄的栽培。在这些地区,葡萄栽培经历了三个阶段,即采集野生葡萄果实阶段,野生葡萄的驯化阶毁,以及葡萄栽培随着旅行者和移民传人埃及等其它地区阶段。

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波斯( 即今日伊朗)是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。最近的考古发现有力地支持了这一观点。新华社1996年6月6日报导:考古学家在伊朗北部扎格罗斯山脉的一个石器时代晚期的村庄里,挖掘出的一个罐子证明,人类在距今7000多年前就已饮用葡萄酒,比以前的考古发现提前了两千年。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的麦戈文在给英国的《自然》杂志的文章中说,这个罐子产于公元前5415年,其中有残余的葡萄酒和防止葡萄酒变成醋的树脂。

在埃及的古墓中所发现的大量珍贵文物(特别是浮滩)清楚地描绘了当时古埃及人栽培、采收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情景。最著名的是 Phtah—Hotep墓址,据今已有6O00年的历史。西方学者认为,这是葡萄酒业的开始。

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酒酿造的国家是希腊。一些旅行者和新的疆土征服者把葡萄栽培和酿造技术,从小亚细亚和埃及带到希腊的克里特岛,逐渐遍及希腊及其诸海岛。3OO0年前,希腊的葡萄种植己极为兴盛。

公元前6世纪,希腊人把小亚细亚原产的葡萄酒通过马赛港传人高卢(即现在的法国),并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。

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后,很快在意大利半岛全面推广。古罗马时代,葡萄种植已非常普遍,“罗马法’’(十二木表法 Twelve Tables ,颁布于公元前450年)规定:若行窃于葡萄园中,将施以严厉惩罚。

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,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迅速传遍法国、西班牙、北非以及德国莱菌河流域地区,并形成很大的规模。直至今天,这些地区仍是重要的葡萄和葡萄酒产区.

15至16世纪,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人南非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日本、朝鲜和美洲等地。

19世纪中叶,是美国葡萄和葡萄酒生产的大发展时期。1861年从欧洲引入葡萄苗木20万株,在加利福尼亚建立了葡萄园,但由于根瘤蚜的危害,几乎全部被摧毁。后来,用美洲原生葡萄作为砧木嫁接欧洲种葡萄,防治了根瘤蚜,萄萄酒生产才又逐渐发展起来。

现在,南北美洲均有葡萄酒生产。阿根廷、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以及墨西哥均为世界闻名的葡萄酒产区。

事实上,葡萄酒的历史几乎是和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,世界古老的文明民族的神话传说中都流传着葡萄酒的故事。葡萄酒文化是全人类文化。

综观上述史话,不难理解葡萄酒是人类文明的结晶,它为全人类提供了一种神奇而浪漫的饮料,也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幸福的源泉。至于葡萄酒的起源,这是个留待史学家们继续去挖掘和研究的学术问题。对于葡萄酒消费者、对于现代人来说,最重要的是,饮用葡萄酒是一种美好的享受。

 

什么法典是最早涉及葡萄酒的法典?

就如同建在古巴比伦城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“空中花园”被彻底毁掉一样,文明古国巴比伦的文献大都湮灭了,却留下了极有价值的《汉穆拉比法典》(Code of Hammurabi)。汉穆拉比(?-公元前175O)是巴比伦第一王朝的第6代国王,自公元前1792-前1750年统治巴比伦。他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地区,并把首都巴比伦城(位于伊拉克巴格达之南88公里)建成财富显赫的商业和行政中心。汉穆拉比在位期间,提倡科学,奖励学术,颁布了著名的《汉穆拉比法典》。法典被刻在巴比伦马尔杜克神庙内一座闪长岩石柱上。这282条法律包括经济条款、家庭法,以及刑法和民法。其中就有4条是关于酒的买卖以及饮酒的规定。据专家们的意见,该法典中所指的酒就是葡萄酒。因此,古巴比伦的《汉穆拉比法典》是世界上最早涉及葡萄酒的法典。

 

葡萄酒是洋酒还是中国土酒?

有人说,葡萄酒是外来文化,因而它长期被列入“洋酒”之列。但实际上,最原始的“酒”是野生浆果经过附在其表皮上的野生酵母自然发酵而成的果酒,称为“猿酒”,意思是这样的酒是由我们的祖先发现并“造”出来的。而我国是世界人类和葡萄的起源中心之一,因此,葡萄酒应是“古而有之”了。

葡萄,我国古代曾叫“蒲陶”、 “蒲萄”、“蒲姚”,“葡桃”等,葡萄酒则相应地叫做“蒲萄酒”等。此外,在古汉语中,“葡萄”也可以指“葡萄酒”。关于葡萄两个字的来历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写道:“葡萄,《汉书》作蒲桃,可造酒,人饮之,则然而醉,故有是名。“ ”是聚饮的意思,“ ”是大醉的样子。按李时珍的说法,葡萄之所以称为葡萄,是因为这种水果酿成的酒能使人饮后 然而醉,故借“ ”与“ ”两字,叫做葡萄。

我国是葡萄属植物的起源中心之一。原产于我国的葡萄属植物约有30多种(包括变种)。例如分布在我国东北、北部及中部的山葡萄,产于中部和南部的葛,产于中部至西南部的刺葡萄,和分布广泛的 等等。都是野葡萄。

我国最早的葡萄的文字记载见于《诗经》。

《诗·周南·蓼木》:“南有蓼木,葛 累之;乐只君子,福履绥之。”

《诗·王风·葛 》:“绵绵葛 ,在河之 。终远兄弟,谓他人父。谓他人父,亦莫我顾。”

《诗· 风·七月》:“六月食郁及 ,七月亨葵及菽。八月剥枣,十月获稻,为此春酒,以介眉寿。”

从以上三首诗,可以了解到在《诗经》所反映的殷商时代(公元前17世纪初——约前ll世纪),人们就已经知道采集并食用各种野葡萄了。

《周礼》是儒家经典之一,搜集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,并添附了儒家政治理想。文繁事富,体大思精,学术治术无所不包,历来为学者所重。古文经学家认为《周礼》为周公所作,近人则将其认定为战国时期的作品。东汉末,经学大师郑玄汇通今古文之说作《周礼注》,精当博洽:学者靡然从之。

《周礼·地官司徒》记载:“场人,掌国之场圃,而树之果 、珍异之物,以时敛而藏之。”郑玄注:“果,枣李之属。,瓜瓠之属。珍异,蒲桃、批把之属。”这句话译成今文就是:“场人,掌管廓门内的场圃,种植瓜果、葡萄、批把等物,按时收敛贮藏。”这样,在约300O年前的周朝,我国已有了家葡萄和萄萄园,并且已知道怎样贮藏葡萄,在当时:葡萄是作为皇室果园的珍异果品的。

不过,中国葡萄和葡萄酒业开始,还是在汉武帝时期(公元前140—前88)。从汉武帝建元年间张赛从西域引进欧亚种葡萄,到清末民国初的二千年间,我国的葡萄酒业和葡萄酒文化的发展大致上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:

汉武帝时期:葡萄酒业的开始和发展;

魏晋南北朝时期:葡萄酒业的恢复、发展与葡萄酒文化的兴起;

唐太宗和盛唐时期:灿烂的葡萄酒文化;

元世祖时期至元朝末期:葡萄酒业和葡萄酒文化的繁荣;

清末民国初期:萄萄酒业的转折期。

因此,葡萄酒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缓慢的发展过程,葡萄酒应是中国“土酒”,而不是“洋酒”。

 

葡萄酒与酒具

喝酒要用酒具,不同葡萄酒要用不同的酒具,在这方面葡萄酒比白酒更要讲究。

搭配海鲜食物喝白葡萄酒时,宜冰凉低温,故酒杯口不能太大。

搭配肉类饮用的红葡萄酒,适合室温入口,杯口可以较大。

香摈酒杯一般是用浅腹大口的酒杯。这样可充分表现酒的香气,还便于快速斟、饮。

喝威士忌,酒杯杯口可大可小,只须便于加冰和加水即可。这是因为喝威士忌较随意,可以喝纯的,可以加冰块,口感丰润,不烈不呛;可以加水,酒味较淡,但香醇依旧;可以加冰又加水,清冰淡薄,沁人心脾。

品白兰地,一定用肚大口小的白兰地杯。杯中一次只倒约一盎斯,玻璃杯置于掌心,以掌心的热度温酒,喝酒时先轻晃酒杯,用鼻子闻酒香,然后浅酌细品。

无论饮哪种葡萄酒,都适宜用高脚玻璃杯,以便观察酒液,并展现酒品的鲜丽色泽,提高饮酒的兴趣

 

怎样选购葡萄酒?

1.首先应选择知名企业、知名品牌;其次,注意包装标识中的执行标准,要喝好葡萄酒,必须购买执行国家标准的产品,执行企业标准的产品要慎选。

2.外观。葡萄酒的外观应该是澄亮透明(深颜色的酒可以不透明),有光泽,其颜色应与酒的名称相符,色泽自然、悦目;而质量差的葡萄酒,或者混浊无光,或者颜色与酒名不符,没有自然感,或者色泽艳丽,有明显的人工色素感。

3.香气。葡萄酒是一种发酵产品,它的香气应该是有葡萄的果香、发酵的酒香、陈酿的醇香,这些香气应该平衡、协调、融为一体,香气幽雅,令人愉快,而质量差的葡萄酒,不具备上述特点,或者有突出暴烈的水果香(外加香精),或者酒精味突出,或者有其他异味

4.口感。任何一个好的葡萄酒其口感应该是舒畅愉悦的,各种香味应细腻、柔和,酒体丰满完整,有层次感和结构感,余味绵长;而质量差的葡萄酒,或者有异味,或者异香突出,或者酒体单薄没有层次感,或者没有后味。

 

怎样品尝葡萄酒!

四个步骤可分为色香味全,首先是色。很多人都忽略了要先看酒色,但对酒认识够深的话,大可从酒色看出酒龄、酒质浓薄,甚至葡萄种类等;当然我们的观察不用那么夸张。将酒杯轻轻斜放在餐巾或白纸上,由酒外缘到里面,好酒可分出甚多层次普通和制作简单的酒其颜色就比较单调。首先酒外缘的颜色就可显示酒龄,以红酒来说,越近褐色代表越陈年得久(如果是橙褐色,酒质可能已坏或已过顶峰)。白酒则本应由青黄至金黄色(陈年最久),不过变了哑黄色而有点混浊也是变坏的象征。

朋友间常笑说葡萄酒客是酒鬼,这「鬼」字其实颇有点道理。因为一瓶好酒最大享受来自嗅那香味,而不是喝那味道,就正好游魂野鬼「叹」香烛的样子。有些酒评家评某些酒的香味,比甚么大街市的货品更琳琅!不过香味乃来自酒面挥发,所以手不能接触酒碗位,而应拿杯脚,酒亦不能斟太多,让酒得有空间酝酿。如要加速挥发,可将酒杯打圈轻摇,或持放在桌上打圈亦可。不过闻香也有大敌,譬如美女的香水味和大哥的烟味(尤其不明那些在试酒会抽雪茄的,是摆阔还是「玩野」?)

 

试味当然要喝,喝一口不多不少的酒,「郎」混舌上,尤其要分别接触辨别甜酸苦涩稆味的味蕾部位。另外亦可将脸微向下,用口吸少许气,这样在口内的酒液可加速打混,接触更多味道。而除了味道,酒在口内的口感亦很重要。到了这里,如Jancis Robinson所说,看你是在工作还是在享受,在工作的话, 吐在痰盂内;享受的话,吞下。

 

最后就可总结一下,这葡萄酒的酸、甜、酒精度和丹宁是否均衡,以及怎样均衡。打个比喻,一杯红茶是苦涩的,加点柠檬可打开单宁(Tanin)的涩,再加点糖来平衡酸度,这样才算均衡。而怎样的酸,多少糖,是否要再涩点,就有如甚么葡萄酒才合你,各人自有各人的标准了。如葡萄酒太新,未够陈年,红酒会较多单宁(苦涩),白酒则较酸。另外一样则是酒在口内的回味,酒吞了后咽味有多长,可表示酒有多好。

最后还是那句,多试多记,但多试不代表多喝,谨记!

 

葡萄酒大师 T. G. Shaw 曾说:从四十年以前直到现在,我始终坚持一个信念,所谓葡萄酒品鉴和葡萄酒的各种话题,不过是集所有名不符实的言行 ( 诈欺的言行 ) 之大成于一身罢了!Wine, the Vine and the Cellar, 1863( 葡萄酒语汇 )